校友风采  
Elite alumni  
校友之窗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自然原生态的追寻者——郑文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U96P26T1D543F19DT20100816093332.jpg

“中国只有一个海南,唯一的绿洲在海南,我是学热带植物的,对于濒危的植物不补救,那岂不是千古罪人?”

——郑文泰

郑文泰祖籍福建,1945年8月出生在印尼,是家中独子。父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香港经营多处房地产和酒店,家境富裕。郑文泰从小随父母在东南亚先后念完了小学、中学。

1960年,郑文泰回到祖国,在北京华侨补校学习。1964年,他响应号召,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到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落户。在兴隆七年艰苦的岁月,加深了他对农场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的情感和认识,也与兴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农场工作期间,他有幸得到了边工作、边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1964年至1968年,他就读于华侨大学亚热带经济作物系,专修热带作物专业。这为他日后投资自然生态园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1972年,郑文泰遂父母之愿,进入香港大学建筑系学习。三年后,1975年又转到台湾文化学院建筑系就读一年。此后,他开始在建筑设计和酒店经营管理方面发展。

1984年,应海南政府之邀,郑文泰主持重新设计修建海南第一家酒店——海口华侨大厦。他非常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工作中,他发现有些植物难以觅求,需要从岛外进口。为此,他对海南的生态十分忧心。郑文泰曾游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强烈的区域生态对比,激发他毅然放弃了对殷实家业的继承。他变卖资产,投资亿元,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终于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兴隆营建了琼岛热带雨林原生态花园。

这个占地5800亩的“兴隆热带花园”已被国家确认为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并被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推荐为“全球环境500佳”。

植物园内,热带观赏植物达3400多种,50多万株,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65种。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许多面临灭绝命运的植物得到迁地保护、繁殖和形成群落。植物园内人工种植草皮面积达1200多亩。花园内的海南铁树迁地保护区,是我国仅有的两个铁树迁地保护区之一。为保护国内现有的自然和各种生物,尤其是特有的乡土树木,种植了大量的蜜粉及花粉源,浆果,坚果及爬藤、荫生、兰科、蕨类、地衣等多种植物,以适合微生物、昆虫和野生小动物繁衍生息。这样,热带花园便会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年,郑文泰又一头钻进对果树、花卉的开发研究上,前不久,他把菲律宾的粉叶金花成功移植在植物园,又引种了最优质的杨桃、菠萝、莲雾等果树。

2008年,郑文泰被选为海南的奥运火炬接力手,在万宁跑第一棒。当时的新闻是这样写的:“‘祥云’火炬结束五指山站的传递后,乘车前往今天传递的第二站—海南著名的侨乡万宁市。在万宁站传递起点兴隆牌楼,一大早就有不少归国华侨守候在现场。上午10点,生态保护专家印尼归侨郑文泰开始了第一棒的传递,马路两侧许多东南亚归国华侨手持乐器,跳起了热情的东南亚风情舞蹈。”

2009年,郑文泰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出席第八届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