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丽,女,教授,现为我院专修部教师。200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研究,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汉语暑期班、加州大学汉语暑期班等知名的国际中文教学项目有过任教经历。进入北京华文学院以后教授过汉语、口语、阅读、汉字基础、汉语写作、词汇、语法、现代汉语概论等课型,并多次担任海外师资班的主讲老师。
擅长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汉字教学及习得研究,关注海外华裔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情况及文化认同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主持及参与课题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代际对比视角下印尼华裔新生代祖语保持及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21.(主持人)
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进步模式研究”,2014.(主持人)
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2021.(主持人)
4.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五有’领军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21.(主要参与人)
5.北京侨联课题“在京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研”,2021.(主持人)
6.北京侨联课题“新加坡华文推广传播经验及启示——以华语运动40年为例”,2020.(主持人)
7.北京华文学院年度课题“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变化规律研究”,2020.(主持人)
8.北京华文学院年度课题“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研究”,2018.(主持人)
9.国务院侨办青年课题“GMS五国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16.(主要参与人)
10.北京华文学院年度课题“基于语料库的华裔学习者词汇量调查研究”,2015.(主持人)
11.国家出版基金“世界华侨华人通史”之“华文教育卷”新加坡部分,2014.(参与人)
12.北京华文学院年度课题“泰国华裔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实验研究”,2014.(参与人)
13.北京华文学院年度课题“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分析”,2013.(主持人)
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属性基础研究”,2012. (参与人)
1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工程项目“中西方语义学比较和汉语语义学建设”,2011.(参与人)
已发表学术论文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笔语产出性词汇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8(3).独立作者.
2. 汉语二语学习者与母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量对比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9(2).独立作者.
3.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接受性词汇量实证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7(3).独立作者.
4. 提供核心义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多义词词义猜测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2014(4).独立作者.
5.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单音多义词习得深度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1(1).独立作者.
6. 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猜测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 独立作者.
7.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20(5).独立作者.
8. 面向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者笔语词汇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19(4).独立作者.
9. 面向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华裔与非华裔学习需求对比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18(6). 独立作者.
10.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准确性变化规律研究,《汉语教学学刊》,2021(1).独立作者.
11. 马来西亚华小学生人数下降,发展面临挑战,《华文要情》,2021年4月.独立作者.
12. 基于对比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成语、俗语、惯用语习得状况研究,《世界华文教育》,2020(4).独立作者.
13. 基于语料库统计的初中级华裔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分析,《对外汉语研究》,2019(20).独立作者.
14. 面向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习得与认知研究综述,《世界华文教育》,2019(4).独立作者.
15. 第二语言词汇量测量工具研究综述,《海外华文教育》,2017(2).独立作者.
16.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海外华文教育》,2016(1). 独立作者.
17. 21世纪国家社科基金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课题立项热点分析, 《对外汉语研究》,2015(12).独立作者.
18. 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语义学的影响,《海外华文教育》2014(3).独立作者.
19.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课堂需求分析,《对外汉语研究》,2014(11). 独立作者.
20. 浅谈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汉语起始课教学方法,《华文教学通讯》,2014(1).独立作者.
21. 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猜测的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得研究》,2014. 独立作者.
22. 西方语义学研究述评,《世界华文教育》,2013(4).独立作者.
23. 汉英动物名称语义色彩对比研究,《国际汉语学报》,2013(2).独立作者.
24.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若干问题的思考,《海外华文教育》2012(4).独立作者.
25. 关于《汉字等级大纲》若干问题的思考,《海外华文教育》,2011(4).独立作者.
26.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义猜测的偏误与策略分析,《国际汉语教育》,2011(3).独立作者.
27. 常用单音多义动词组合关系的汉英对比研究——以“吃/eat”为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专辑》,2011. 独立作者.
28.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情况调查,《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0. 独立作者.
29. 论汉语双音复合词结构的独特性,《励耘学刊》,2011(1).独立作者.
30. 把握好你的“初恋”——谈面向零起点水平的读写课教学,《中国教师》,2010(23). 独立作者.
31. “小众”与“大众”,《修辞学习》,2009(3).独立作者.
32. 从“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起,《语文建设》2007(5).独立作者.
33. 从“投笔从戎”到“携笔从戎”,《语文建设》,2007(2).独立作者.
34. 海外中小学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汉字的优选与分级,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识字教育科学化论文集粹》,2006.第二作者.
著作
1. 《汉语研究与应用散论》,九州出版社,2020.
2. 《汉语第二语言字词的教与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常用单音节手部动作动词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
所获奖励
1. 北京市侨联优秀调研课题成果(侨务工作类)优秀奖,2020.
2. 北京华文学院录播课大赛二等奖,2020.
3. “孙德金青年优秀论文奖入围奖”,2018.
4. 北京华文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4.
5. 北京华文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演示奖”,2014
(以上信息更新于2024年9月)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063号
备案号:京ICP备0504095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