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华文教育研究院华文水平测试中心主任王汉卫教授应邀与我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交流,华研中心副主任李嘉郁教授及中心其他成员参加了此次座谈。
王教授从他对现有华文教材和传统文化及精神文化的认识谈起,生动、细致地讲述了其新著《世界华人弟子规》的“前世今生”。王教授认为,还有不少人对传统文化持一概摒弃的观点,这种不分清红皂白就先站队、戴帽子的做法值得商榷。事实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俯拾皆是,很多所谓的“西方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并不稀缺。王教授以《弟子规》为例,与基督教教义的主题进行对比,发现在个人行为规范、立身准则、处事守则方面两者存在惊人的一致,可见我们并不必处处唯西方是尊,从西方“寻真”。出于这种认识,王教授结合多年的华文教学经验以及他对汉字的研究,对《弟子规》进行了第二次改编。全书保留了原有的韵文特点,只删去原文中不符合现代精神的部分,并采取同义字替代的办法降低个别汉字的难度,如将“兄弟睦”改为“兄弟和”,使全书的用字尽量控制在高频字上,更易于汉语学习者理解。全书在译释、注音、插图、练习等部分的设计和编排理念,也充分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王教授还介绍了多年来向华裔学生讲授《弟子规》的心得,指出华裔学生更认同《弟子规》,说明世界华人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内核。
王汉卫教授精彩的讲述引起了在座成员的极大兴趣和认同,并就如何将这一出色的文化教材进行推广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日下午,王教授还接受了《世界华文教育》编辑部的访谈,围绕其主持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HSC)项侃侃而谈,介绍了“华测”的设计理念和最新成果。
(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063号